产品中心
长城军工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网上米乐体育    发布时间:2024-03-08 01:35:42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的关键一年,公司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强军首责,履行强国使命。公司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聚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主题,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员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公司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

  公司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内力”,深化产学研合作,联合“外智外脑”,集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着力集聚发展新动能,打造新优势。报告期,公司全年科研投入1.19亿元,承担军民品科研项目100余项,通过设计定型或技术鉴定16项;多项军品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申报专利37项,获授权专利21项,其中授权国防和发明专利10项;2项锚具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推动公司产品有序迭代升级。

  1.深入开展精益管理,提升管理效能。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改进加工工艺、节约能源消耗、开展劳动竞赛等方式推动降本增效等工作,节省本金费用约1000余万元,实现向管理要效益。

  2.持续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结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公司全方面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是落实董事会对内控体系的监管责任。审计委员会定期听取审计部门工作情况报告,指导审计机构规范开展公司年度审计工作,提升内控信息公开披露质量;二是根据监管新规,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切实提升内控体系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三是信息化赋能管理,切实提升内控整体水平。充分引入和利用信息化等技术,构建形成“事前有标准、事中有执行、事后有评价、持续有改进”的内控体系。

  3.强化安全风险防控,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公司以落实责任制为抓手,强化安全风险评估、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有效构建安全管理双重预防机制;通过“安全生产大讲堂”“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宣贯安全知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开展安全生产“精准帮扶”。全年未发生重伤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4.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升质量管理上的水准。围绕“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扎实开展“质量月”活动。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工艺、QC小组攻关等活动,强化全员质量管理意识,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5.增强保密意识,加强保密管理。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及省委有关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保密管理工作。慢慢地增加涉密人员管理,定期组织保密检查,严格履行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审查审批程序,加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管理,增强人防、物防、技防。公司员工保密意识逐渐增强,反窃密、防泄密能力进一步提升,确保了国家秘密安全与受控,全年未发生失泄密事件。

  公司深入学习宣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党建引领企业未来的发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体党员进一步提升了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逐渐完备“1221”党建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党建“领航”计划,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公司加强科技、管理、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树立重实干、重业绩的用人导向,大力推行竞争上岗,着力挖掘、培养青年人才和专业方面技术骨干,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薪酬体系,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搭建成长平台。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其他制造业(分类代码:C41)。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年),公司所处行业为其他未列明金属制作的产品制造(分类代码:3399,本类别包括武器弹药的制造)。

  公司的军工产品直接应用于国防军事领域,行业主管部门为国防科工局。国防科工局主要负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政策、标准及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及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实行资格审批等工作。鉴于行业的特殊性,国防科工局统筹行业布局,对武器装备承制单位的监管采用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大多数表现在军工科研生产的准入许可及军品出口管理等方面。

  2019年2月,主席习签署命令,发布我军军事训练监察领域的第一部法规《中国人民军事训练监察条例(试行)》,着眼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聚焦备战打仗,健全军事训练监察组织体系,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对新形势下巩固军事训练战略地位、加强军事训练管理、促进军事训练落实、深化实战化军事训练,全方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实战化训练将在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弹药及配套产品的消耗和武器装备售后保障需求方面为行业带来长期的市场需求。2019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颁发《新时代的中国国防》,构建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完善优化武器装备体系结构,统筹推进各军兵种武器装备发展,统筹主战装备、信息系统、保障装备发展,全方面提升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水平。加大淘汰老旧装备力度,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

  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贯彻习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2021年1月,主席习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军队装备条例》,规范了新体制新编制下各级装备部门的职能定位、职责界面、工作关系;完善了装备领域需求、规划、预算、执行、评估的战略管理链路;优化了装备全系统全寿命各环节各要素的管理流程;构建了灵活高效、竞争开放、激励创新、规范有序的工作制度。

  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要求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要求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出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

  2022年2月,主席习日前签署命令,发布《军队装备试验鉴定规定》,按照面向部队、面向实战的原则,规范了新体制新编制下军队装备试验鉴定工作的管理机制;着眼装备实战化考核要求,调整试验鉴定工作流程,在装备全寿命周期构建了性能测试、状态鉴定、作战试验、列装定型、在役考核的工作链路;立足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改进试验鉴定工作模式,完善了紧贴实战、策略灵活、敏捷高效的工作制度。

  2022年3月,主席习日前签署命令,发布《军队装备采购合同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明确了装备采购合同监督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强化依法监管,优化完善监督管理任务、监督管理协议、监督管理方案等制度机制,提高装备采购合同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坚持质量至上,对装备采购合同监督管理工作内容、流程和要求等,做全面系统模块设计,确保将合格装备交付部队;创新监督管理模式,采取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与事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装备采购合同监督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要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

  公司所处行业为兵器工业中的弹药领域,详细情况如下图所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又称武器工业、军工行业)最重要的包含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工电子六大产业集群。兵器工业专门从事常规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分成坦克、枪械、火炮、弹药、火药与炸药和战术导弹等领域,由机械、冶金、化工、光学、电子、火工等工艺技术门类组成,属于综合性加工工业。

  兵器工业是国防科技工业中最早形成的行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历来受到国家的格外的重视。完善的兵器工业体系是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兵器工业尤其是弹药领域与普通民用工业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如下:①兵器工业虽然同样受国民经济波动等经济规律的影响,但受现代战争、国家战略、国防政策的影响更大;兵器研制和生产的目标是平时满足部队训练、储备以及军品外贸需要;战时能迅速响应,保证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以满足战争需求。②兵器工业尤其是弹药领域的产品多具有较强的杀伤性、破坏性和危险性,其主要目标是用于毁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能力,民用工业的生产企业进入此行业存在比较大难度。③兵器工业的布局服从国家战略需要,以国防建设和战略安全为中心,并在各个战略区域进行平衡分布,以便战时兵器工业不会因为主要生产基地遭到破坏而停止运转。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要巩固提高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的要求,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预计未来五年以精确制导弹药、信息化智能化装备为代表的先进武器装备的列装速度将加快,精确化、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弹药需求量将迎来快速地增长。实战化训练将在三个方面为兵器行业带来长期的市场需求,一是加速了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二是加快弹药及配套产品的消耗;三是加大武器装备售后保障需求。

  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我国根据国防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国防经费的规模。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持续迅速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显地增强,为国防工业增加投入、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7年至2023年,我国国防增长率在约7%左右,2023年中国国防费预算总额约为15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保持比较高增速,带动了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未来我们国家的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国防支出也将继续随着经济规模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持续增长。

  武器装备中弹药是一种消耗品,和平时期军队采购弹药类装备一般是为两大需要:训练需要和备战需要。为备战需要,军队都会在各地储备一定量的各类弹药以应对各类突发性战争,每年按计划销毁到期弹药并通过采购补足。

  在国际战略竞争加剧、等极端势力威胁国防安全的背景下,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形势动荡的最大受害者,亟需加强国防建设,兵器装备是主要需求。随着我们国家军事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未来我国对外军售有望进一步增长。

  国内军工行业弹药领域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新竞争者加入的难度较大。近年来,国家武器装备科研和采购体制发生新的变革,快速推进了武器装备竞争形势和格局。行业内生产企业主要根据军方订单生产,生产和销售都具有较强的计划性,产品营销售卖数量受市场供求关系波动的影响较小,但价格受供求关系存在议价波动的影响,行业内的竞争大多分布在在新产品研制立项权。长城军工的基本的产品迫击炮弹、光电对抗弹药、单兵火箭、各类引信、通用子弹药、火工品等均在行业中处于领头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国际市场上,军工产品的出口由各国双边关系、各自的国家战略以及国际安全局势决定。长城军工产品通过军贸公司出口,由于先入优势和军品采办的连续性等特点,客户忠诚度较高。长城军工通过军贸公司出口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有美国、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的军工企业。长城军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综合指标优异、性价比高等竞争优势。

  兵器工业的技术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批量大小不一、加工难度大、加工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涉及大量的通用和专用技术。兵器工业的研制、生产环节涉及多学科和多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生产兵器产品所需的各种通用和专用机械设备将会更为丰富、齐全,推动兵器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无人化能力在提升;火炸药、弹药等危险性高的生产领域将会促进实现自动化、连续化、柔性化和无人化;满足高新兵器产品高质量、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特点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将会得到更广泛应用。

  整体而言,我国的兵器行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的迫击炮弹、单兵火箭以及与弹药领域紧密关联的引信、子弹药、火工品等均为国际领先水平。在灵巧弹药以及光电对抗类弹药方面,我国由于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略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

  本行业的上游是各军品配套企业和通用材料供应商,军工企业系统内军品配套企业的产能由国家与军方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布局,有较为充足的供应能力,向其采购的价格为按照《军品定价议价规则》确定,随着军方统一调价而调整;通用材料基本在国内采购,国内市场供应充足,其采购价格由市场决定。

  本行业的下游为各国军方,军品内销受我国军费安排和装备采购计划影响;军品外销须通过国家授权的军品外贸公司,受双边关系、国家战略以及国际局势影响。

  武器装备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军方按照军费开支计划进行采购,年度采购量一般较为稳定,但也因军方根据国内外局势、部队需要及预算盈余情况做补充订货、专项订货和应急订货而存在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波动。总体而言军方的军品采购随着军费中装备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较小。

  客户订货时会对承制单位产品的交付时间进行统筹计划,军品总装企业的产品上游配套企业较多,供应链、周期较长,导致总装企业的订单大多分布在在第四季度交付,所以总装出售的收益确认会集中在第四季度。

  拟进入武器装备行业,需要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和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等资质证书。

  武器装备尤其是弹药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具有较强的技术经验壁垒,要比较长时间的技术积淀和实践方能具备研制和生产能力。

  军品的研制、生产、试验、储存和运输等环节涉及较多特殊工艺,对工艺装备有特别的条件,工艺装备多为专用装备。此外,涉及火工品的生产的全部过程危险性较高,关键环节的技术和工艺较复杂,有十分严格的工艺控制技术和使用专利,需要专门的工艺装备。

  武器装备从立项研制到批量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重点保军企业还需要具备保军能力和承担保军任务。若没有足够多型号的武器装备列装部队以获得持续稳定的军品订单做支撑,则难以在兵器行业持续发展。

  公司的民品业务主要为预应力锚具业务,以下主要分析预应力锚具业务所处行业概况:

  国内预应力锚具行业基本上遵循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行业宏观管理职能。

  预应力锚具作为土木工程项目施工中应用的一种重要的功能部件,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最具代表性的领域有铁路、公路、矿井,各重点应用领域的行业管理部门均采用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认证制度对锚具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例如,锚具产品一定要通过CRCC认证才允许应用于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通过CCPC认证才允许应用在高速桥梁工程,通过MA或KA认证才能应用于矿井巷道支护领域。

  锚具行业为金属制作的产品行业下的一个应用领域较广泛的细分行业,目前尚无针对该行业统一的法律和法规。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推荐性国家标准,各应用领域分别依据其自身特点对在该领域内使用的锚具制定了不同的品质衡量准则,主要有:

  此外,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中交(北京)交通产品认证中心分别制定了预应力筋用锚具认证规则,规定了对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必备设备、计量器具的要求、产品检验和试验的程序,规范了企业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是铁路、公路预应力产品认证的主要是根据。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制定并实施了《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审核发放实施规则——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该规则规定了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审核发放工作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基础要求,也是安全标志工厂评审的依据之一。矿用锚索锚具、岩土锚具执行GB/T14370—2015,煤矿井巷工程支护用锚索锚具还须执行MT/T942-2005《矿用锚索》行业标准。

  2019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发布《关于快速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增加铁路货运量,加快铁路专用线月,国务院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2021年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要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要求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

  2021年5月,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工业“十四五”高水平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期末,国内煤炭年产量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在4,000处左右,大型煤矿产量占85%以上,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97%以上。

  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从2020年的14.6万公里提升至16.5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从2020年的519.8万公里提升至550万公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能力利用率明显提高,主要是采用250公里及以上时速标准的高速铁路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95%以上,普速铁路瓶颈路段基本消除;7条首都放射线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的主线基本贯通,普通公路质量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更加可靠,交通设施耐久可靠、运行安全可控、防范措施到位,安全设施完好率持续提高。

  预应力锚固体系的技术原理均沿袭于工程结构中的预应力技术,使用预应力技术来提高工程结构刚度和抗拉强度的方式统称为预应力锚固体系。预应力技术是指在各类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在工程结构承受外荷载以前,预先采用人为的方法在结构内部形成并通过某种方式或者工具保持一种应力状态,使结构在使用阶段产生拉应力的区域先受到压应力,这项压应力将部分或全部抵消使用阶段荷载产生的拉应力,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抗拉强度。预应力锚固体系已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桥梁、立交、城轨、高层建筑、大坝、港口码头、岩体护坡、基础加固、隧道矿顶、预应力网架、地铁等各种结构工程领域。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近二十年来,随着城市开发与建设、道路与桥梁建设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国的预应力锚固与支护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我国已成为土建工程十分重要的结构材料和工艺手段,应用场景范围日益扩大,在公路、铁路桥梁、轨枕、电杆、压力水管、储罐、水塔、高层建筑、地下建筑、高耸结构、水工建筑、海洋结构、机场跑道、核电站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等领域大范围的应用。超高层、超大跨、超大面积、超重荷载等各种工况、各种形状、不同功能的结构物的出现要求锚固体系向高强度、大规格方向发展。预应力结构是现阶段乃至未来二十年内我国重要的工程结构形式。

  预应力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铁路、公路桥梁、城市高架道路、水利水电、岩土锚固、工业生产厂房、特种工程、大型公共建筑、输配电等多行业的建筑工程领域。预应力产品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根据下业的投资提高,与下业投资规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属典型的“投资拉动类”消费行业。世界预应力材料正逐渐向高强度、大直径的方向发展,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预应力材料在强度和直径方面仍处于领头羊。我国慢慢的变成了预应力锚固体系的生产大国,但在高强度、大规格锚具方面刚刚起步。随着国内建设要求逐步的提升和国内锚固体系厂家技术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国产预应力锚固体系将向高强度、大规格方向升级。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不断的提高,铁路、公路等交通基建行业投资空间的继续释放以及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锚具、钢绞线及缆索等预应力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我国将加快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建设,到2035年铁路网络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全面建成交通强国。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近年来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平稳中略有下滑,但总金额仍处于较高水平,2022年全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约为7,109亿元。

  城市群间的快速城际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成为铁路投资的又一投资高潮。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已有55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公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发展,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拉动预应力锚具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截至2021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528.07万公里,比2020年末增加8.26万公里;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506.19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74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比重为95.9%、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2.36万公里、增加2.1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比重为13.7%、提高0.2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6.91万公里、增加0.81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里程11.70万公里、增加0.40万公里。相应的,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亦持续稳步增长,2021年1-11月,我国完成公路固定资产投资26,168亿元,同比增长9.10%。公路建设投资的持续增长成为锚具市场需求的重要驱动因素。

  保持煤巷使用期间围岩稳定是保证安全生产和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必备条件。根据煤炭安全生产规范的要求,每0.8米就需打入一根锚杆,我国大中型煤矿每年新掘进的巷道总长度高达10,000千米左右,其中80%以上是煤巷与半煤岩巷,地下巷道工程巨大,为矿用预应力锚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煤炭工业“十四五”高水平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期末,国内煤炭年产量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在4,000处左右,大型煤矿产量占85%以上,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97%以上。同时,我国目前还存在大量亟待进行安全升级建设的煤矿工程,煤矿用锚具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

  除煤炭以外,有色金属等各种矿产资源采掘配套的矿井矿山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的潜在能力较大,与此对应的矿用锚具商品市场潜力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底城镇化率已达到65.22%。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将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同时,随着城市地面可利用的空间慢慢的变少,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城市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都将为预应力锚固体系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快速投资发展,对工程质量发展要求的逐步的提升,高强度、大规格锚具已在我国各类建设工程中应用,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随着国内锚具行业的发展,对高强度、大规格锚具的进口替代将是未来市场的发展的新趋势。同时,随着我们国家建筑单位承建海外市场项目的增多、高铁技术的输出以及国内锚具行业的发展,国内锚具企业逐渐走向海外市场,未来海外市场存在比较大的发展机会。

  我国慢慢的变成了锚具的生产大国,但由于锚具应用领域较广,各主要使用在市场均采用各自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认证方式,各应用市场基本处于割裂的状态。目前,锚具行业生产厂商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尚未出现较大的跨各应用市场的生产厂商,也没有一个厂家能在整个行业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我国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近二三十年我国锚固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在岩土工程领域的研发技术和应用的综合水平在世界上处于前列,在桥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不少预应力结构建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预应力结构具有抗裂能力强、抗渗性能好、刚度大、强度高、抗剪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好的特点;对节约材料、减小结构截面尺寸、降低结构自重、防止开裂和减少挠度十分有效,可以使结构设计得更为经济、轻巧与美观。

  预应力锚具应用场景范围的日益扩大,在公路、铁路桥梁、轨枕、电杆、压力水管、储罐、水塔、高层建筑、地下建筑、高耸结构、水工建筑、海洋结构、机场跑道、核电站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超高层、超大跨、超大面积、超重荷载等各种工况、各种形状、不同功能的结构物的出现要求锚固体系向高强度、大规格方向发展。

  预应力锚具行业的上业为钢铁行业,供应充足。钢铁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对预应力锚具的产品成本影响较大。另外,钢材的品质直接影响着预应力锚具的质量,高强度、高性能预应力锚具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必须要有优质钢材作为支撑。

  预应力锚具行业的下业为铁路、公路、建筑及煤炭等行业,随着预应力锚具应用场景范围日益扩大,预应力锚具行业的下业还在持续不断的增加,其发展速度决定了预应力锚具行业的市场规模,预应力锚具行业发展也影响着下业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预应力锚具行业的主要市场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及采掘行业,受宏观经济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波动影响较大,具有与宏观经济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本一致的波动性和周期性。

  预应力锚具行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每年3-11月份的需求量较大;12月到次年2月因雨雪和气温因素以及各种节假日的影响,各类建设项目的施工放缓,需求量较低。

  随着对工程质量的日益重视,锚具行业的各主要使用在市场均采用了较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认证制度,如铁路产品的CRCC认证,交通产品的CCPC认证,矿用锚具的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请。生产厂商一定要通过相关准入和认证,方有资格进入市场。

  锚具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随着预应力锚具行业逐渐向高强度、大直径的方向发展,各应用领域对锚具质量发展要求的日益规范以及对产品品质衡量准则的慢慢地提高,产品质量慢慢的变成为客户选择供应商的一个主要考量因素,大量凭借低价竞争的锚具生产企业将难以在市场上生存。产品质量逐步成为一项重要的行业壁垒。

  锚具工艺流程中的技术上的含金量相比来说较高,其对锚具的受力、配合角度、强度和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拥有多种加工和检测设备及与之配套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同时,锚具行业是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施工为一体的行业,长期的研发、生产和施工经验是企业在该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壁垒。

  公司还利用自身军民两用工艺技术优势和质量管理优势,经营部分零部件业务,如轨道扣件、高铁和城市轨道减振器等轨道零部件、汽车空调压缩机、塑料包装件系列等。

  公司为控股型公司,主营业务均通过子公司开展,分为军品业务与民品业务两部分,以军品业务为主,致力于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军品业务主要是做迫击炮弹系列、光电对抗系列、单兵火箭系列、反坦克导弹系列、引信系列、子弹药系列、火工品系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民品业务最重要的包含预应力锚固系列、高铁和城市轨道减振器等零部件(铸件)、汽车空调压缩机等汽车零部件系列、塑料制品系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下属四家军品子公司均为独立的经营主体,自行对外签订销售合同、组织生产、交付货物,并收取相应的款项;依据自己的生产需求,制定采购计划、选择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进行对外采购,并支付相应的款项。

  为公司提供关键原材料以及零部件的供应商需经军代表审核备案,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军工企业的关键物料采购必须在《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供应商。军工公司制作所需的关键原材料以及零部件进厂后,还需要军代表组织入厂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每年年初,公司依据年度军品订货情况,结合配套件进度,编制《年度生产大纲》;补充订货会签订新的军品合同以后,公司依据补充军品订货情况,结合相关配套件进度,调整《年度生产大纲》。每月依据《年度生产大纲》及公司生产统一要求,编制《月度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公司定期组织召开生产调度会,协调解决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检查各单位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军品生产必须严格依照国家军用标准执行。

  公司国内列装的军品销售采取直销模式,获取订单的方式和销售流程为:公司军品国内客户为军方和军工企业等,主要是依靠每年军品订货会,总装企业与军方签订次年军品合同,按照每个客户需求补充签订部分军品订单。总装企业合同签订后,依据相应的条款要求,军品配套企业与军品总装企业签订军品配套件销售合同。公司外贸军品采用代销模式,国家对军品外贸出口实施严格的许可制度,公司军品外贸客户为设立在境内的军贸公司,公司将产品销售给军贸公司,由军贸公司对外出口。

  军方相关机构、科研单位等在指定网站发布科研项目需求招标信息,公司经慎重研究后组织科研团队和资源,按招标公告要求制定投标方案,开展技术设计、样机试制,组织试验验证,参与竞标考核。竞标成功后,招标单位与公司签订科研合同,委托公司进行武器装备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根据研究进度,委托方将依据合同的约定向承研单位支付相应的款项。公司作为总师研发单位,与军方指定研发单位或其他研发单位签署分包合同,支付研发费用。公司亦参与某些总师单位研发项目并获得相应的研发经费。

  公司物资采购部门依据《年度销售计划》和《年度生产计划》编制《年度物资采购计划》,根据月度销售和生产实际情况编制《月度采购计划》。每月采购部门按实际采购完成情况编制《采购统计报表》。公司采购包括主要原材料和生产辅助材料采购,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合格供方,并根据生产需要与合格供方签订采购合同;对于零星、小批量采购在市场调研、比质比价的基础上以议价形式实施。公司按照相关认证标准和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每年进行合格供方评价,优胜劣汰。

  每年年初,公司根据合同签署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并结合合同进度,编制年度、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公司各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公司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检查各单位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

  公司民品业务销售主要为:一是参加需方组织的公开招标会,中标后供需双方签订供货合同,并按合同约定履行;二是采用议标的形式进行销售,与需方议价并签订合同,按合同约定履行。

  公司民品科研业务是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紧盯市场变化,捕捉信息,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规划进行产品研发;公司亦与铁科院、交通规划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协议,承担约定的工作。

  国防军费是国防科技工业景气度扩张的基础,是军工行业需求的根本来源。军费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代表一国预算用于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的专项支出。其直观反映了国防政策在经济与资源上的配置情况,是国家现代化军事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柱。其直接决定了武器装备建设的进度,更是军工企业业绩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

  另外,公司业绩的驱动因素受国防政策变化、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产业政策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价格策略、核心竞争力、资源掌控能力以及主要产品的竞争优势等密不可分。

  报告期内,为适应强军首责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公司采取多项举措推动军民品业务实现良性发展,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

  公司下属四家军品子公司均属于重点军工企业,在相关的军工产品领域中拥有领先的行业地位。

  公司下属四家军品子公司神剑科技、方圆机电、东风机电、红星机电均属重点军工企业,并在其对应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神剑科技掌握迫击炮弹的核心技术,拥有一系列自主专利和知识产权,技术优势突出,产品竞争力较强,处于国内迫击炮弹行业的领先地位;方圆机电掌握单兵火箭的核心技术,拥有一系列自主专利和知识产权,技术优势突出,是我国中小口径火箭武器重要的研发生产企业,部分单兵火箭综合性能达到同类武器国际先进水平;东风机电掌握引信、子弹药的核心技术,拥有一系列自主专利和知识产权,技术优势突出,产品竞争力较强,处于国内引信、子弹药行业的领先地位,其综合效等子弹药已由空军市场领域拓展至海军市场领域;红星机电掌握火工品的核心技术,技术优势突出,是我国国内品种较全的火工品生产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军兵种。

  公司现有或在研产品已全面覆盖了海、陆、空、火箭军诸军兵种,已逐步实现由传统弹药向高效毁伤、远程压制、精确打击弹药的跨越,单一弹药系统向武器系统的跨越,陆军弹药装备向海、空和火箭军诸军兵种弹药装备的跨越。

  公司不断分析市场需求、研判武器装备发展趋势,运用新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的成果,结合公司实际经验进行先期技术开发和武器装备的预先研究,其产品顺应了世界战争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符合我军弹药领域的发展方向。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按照“研制一代、生产一代、构思和预研一代”的军品科研工作思路和常规弹药与精确制导弹药发展并重的指导思想,公司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兵器科研和开发体系,具备自行研制和开发军品装备的能力,在国防科技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司拥有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个装备技术研究院;拥有“五大基地”,即迫击炮弹研发生产基地,单兵火箭研发生产基地,引信子弹药研发生产基地,火工品、发射装药研发生产基地和预应力锚具、轨道交通件研发生产基地。公司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调创新体系建设、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和研发与激励体系建设,先后与多所国内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关键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近年来,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先后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等诸多奖项。

  公司下属四家军品子公司自20世纪60年代成立以来,见证并参与了我国国防体系的建设,并为我军提供了众多优秀的装备,对我国国防体系的理解以及对我军武器装备需求的理解十分透彻。公司研制的各系列武器装备已经深度融入了我国的整个国防体系,客户涉及海、陆、空、火箭军、武警诸军兵种。公司与军方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拥有较明显的市场先入优势。

  公司坚持人才强企战略,着力推动公司聚才、育才、用才工作,管理、科技和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素质持续提升。

  公司的民品业务主要为预应力锚具业务,以下主要分析预应力锚具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金星预应力具有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多年预应力锚具的研制、生产经验,机械加工优势明显,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先后通过了CRCC铁路产品认证、CCPC交通产品认证和MA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参与编写了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

  金星预应力在长期从事预应力锚具的研发、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和工艺经验,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梯次合理的研发队伍。金星预应力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也是安徽省预应力锚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实验室依托单位,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产品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金星预应力已经成功自主研发了高强度、大规格锚固组件,其中YJM28锚固体系是目前国内强度和规格最大的锚固产品之一;DSM15-12低回缩锚具把我国低回缩锚具的生产能力提升到12孔,产品规格进一步提升。矿用锚索锚具已成功通过矿用产品安全认证,进入了矿用锚固体系市场。2400MPa超高强度锚具项目已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

  多年来,金星预应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承接的合同项目遍布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与中国中铁(601390)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铁建(601186)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工程建设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累了较好的客户资源,抗风险能力较强。其产品在雄安新区建设、京沪高铁(601816)、兰新铁路、沪昆高铁、北京大兴机场、港珠澳大桥、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中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得到应用,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金星预应力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配置了专业的服务人员以快速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并提供及时满意的差异化服务,深得客户信赖。

  2022年,公司全面落实董事会部署要求,主动作为,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克服市场波动不利影响,实现营业收入171,449.16万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98.34万元。

  公司坚持“123”发展的策略,即:1.实现一个目标:打造科技创新型大型现代军民融合公司。2.实施“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助力公司高水平发展。3.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科技创新、领域拓展和军民融合。

  2023年,公司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不动摇,聚焦转型发展不松劲,稳增长、促改革、强创新、精管理、防风险,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突出科学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翼齐飞”,突出抓好安全和质量“两大基石”,体系化推进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高标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1.全力开拓市场。一是深耕国内市场,紧盯“十四五”期间国家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需求,主动对接用户,开发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满足新时期武器装备发展需求;二是开展与军贸公司的深度合作,大力拓展外贸市场,全力实现军品订货持续增长;三是积极寻找新客户,做好新产品推广应用和市场销售工作,巩固现有市场,拓展新的市场。

  2.坚持创新驱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提升体系化创新能力与水平,立足自主可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主动加强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着力构建重大科研成果技术熟化、产业孵化、成果落地机制。优化完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有创新实力的科技领军人才“揭榜挂帅”,扩大科研“项目跟投”范围,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热情。

  3.深化军民融合。进一步加大资源注入,促进军民技术良性互动、深入融合。将先进的民用技术融入到军品研发和生产中,利用军工技术研发民用产品,推动军民品技术转换、成果转化、资源共享。升级迫击炮弹、单兵火箭、引信、子弹药及火工品研发制造基地,积极拓展航空、航天领域产品。强化顶层设计,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支柱民品、优势民品;以市场需求为牵引,重点开发市场空间大、成本低、技术含量高、竞争优势强的民品,不断的提高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能力,以高端技术打造高端产品,推动民品向智能制造升级。

  4.推进精益管理。一是深化提质增效活动成效,围绕提高运行效率和效益双重目标,改善生产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向管理要效益。二是科学抓好生产管理。建立均衡化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加快推动生产线连续化、柔性化、敏捷化、智能化改造。统筹内部供应链与外部协作配套管理,强化过程管控,提升生产效率。三是抓好安全管理。坚持严字当头,将严制度、严措施、严考核、严问责,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扎实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5.加大技改投入。有序推进技术改造项目,大力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提高安全防护能力系列,促进本质安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

  6.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推动竞争上岗、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健全“能下、能出、能减”机制;提高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管理水平,鼓励创新领域骨干人才跟投,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推动薪酬分配向基层一线、关键岗位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倾斜,最大限度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

  军品业务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其业务主要受军方的采购时间、采购模式、定价制度、结算方式、结算周期等影响,与国家的财政支出预算以及总装企业的财务状况密切相关。若与上述业务相关的财政支出预算规模、采购时间、结算方式、定价制度等发生较动,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公司客户为军方和国内军工企业等,不排除因回款不及时,给公司带来资金流转压力的风险,应收账款的催收问题是现金流管理的重中之重。

  公司的军品产业占公司主营业务的比重较高,军品业务中高新武器装备份额占比不高。公司军品业务正处在从陆军传统装备向多军兵种、智能化高新产品发展的过渡期,未来保持和扩大军品订货规模必须靠升级换代和持续研发新产品。随着国内常规武器需求调整和科研竞争机制的深入推进,存在竞标失败影响公司军品业务稳定增长的风险。

  公司军品业务主要为总装业务,上游配套企业较多,生产周期较长,订单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交付,销售收入确认集中在第四季度。因此,公司军品业务收入体现出一定的季节性波动。军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重要的零部件在军方指定的合格供方名录中采购,存在由于部分零部件或原材料无法及时供应,造成公司产品不能及时交付,影响已签订合同的执行。由于军品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军品业务收入季节性波动、能否按期执行已签订合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公司的生产经营涉及军工危化品的科研、生产、存储和运输等,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公司持续加大安全投入,采用和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不断的提高公司本质安全水平;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健全隐患治理和风险排查机制。但由于军工危化品固有的燃烧、爆炸等危险属性,不能完全排除因偶发因素引起的意外安全事故,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构成影响。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铁建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中铁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城军工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建筑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京沪高铁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